吾梦轩
吾梦轩 > 看相 > 面相
《公笃相法》下篇卷十
时间:2022-05-18 00:30:02

  《公笃相法》下篇卷十

  [民国] 陈公笃撰

  相法解释说

  公笃曰。相法一术。由来久矣。溯其源流。盖始于伏义氏画卦。龙马负河图洛书之时。辨明阴阳二气之始。又得洛水之龟。布成方位之形。故初名曰龟鉴。盖由此而得名也。夫以天地阴阳。五行八卦。即有立象。然后内配以五脏六腑。象名立义。故外配以五官五岳。六曜四渎。各有系统矣。先论形质之生克。次论气色之制化。则吉凶祸福之机。自有一定攸归矣。至轩辕氏时。有臣名曰风后氏者。因彩禽衔书于碧云之中。则用先天流行。后天定位。而发挥议论。以立吉凶祸福之定法。其风鉴之名。实肇于此。盖风后氏。所鉴定之意也。

  至于尧舜禹汤文武。相继而传。以及专司其事。而为国家大用。盖上以承圣君之德。下以择贤臣之才也。故西东周时。相法最盛行。凡诸侯大臣。以及有大志者。必聘风鉴之专门人材。以济其用。而为趋吉避凶之准绳。欲进欲退之决心。当时相法种类颇多。而各有秘诀。以立门户也。其秘诀之传授虽不同。其应征事实则一也。富贵之分。贫贱之别。兴衰之数。实由于此也。故晋国大饥而多盗。则聘专门能识盗者之却雍。而取决以捕之。吴国之平乱。则聘唐举。以求治国人材。而勷助之。赵民之抚恤。荀子知其必昌。智氏之智瑶。稀疵知其必败。以及楚之斗越椒。而有蒍氏如其赤族。先改姓氏以避之。越王之勾践。范蠡知其寡恩。浪游五湖以去之。此皆相法之有益于人。而为趋吉避凶之铁证也。

  夫人之涉身处世。吉凶祸福之机。处处皆是。或发生意外于目前。或种因伏危于将来。连带危险。交际遗累。在在所不能免。苟能深求相法之原理。自可避免一切。当然无蹈祸之事实。而享受终身之平安矣。由此观之。则相法之有益于人者大矣。故古圣先贤。有游于艺之说。其哲人君子。莫不精深考究各术。以为平生之用也。余考相法。自秦氐火焚以后。世无全本。知之者益少矣。六朝时达摩初次入中国。尚未传出相法一书。故汉唐虽有谈相法之人。而无专书可稽考也。当汉时有许负之相曹操。管骆之相何宴。虽有气魄之为法。神血之为论。其法皆秘而不宣。不得其传焉。唐代则有一行禅师。为风鉴之专家。并无一字留传后世。惟李淳风。有一掌之白鹤相法。出而问世。然不过残篇。及一偏之小术。研究之过程。而非相法之纲领。不足为用也明矣。

  五代时。达摩复入中国。始传五来相法五篇与麻衣。此正受之相法道统。即中兴相法之祖师也。其五来相法。分形质精神。声音气色。纹络筋骨。皆有备载也。其中文简意深。包罗万象。变化无穷。皆有独到之处。为各家相法所不能及也。而人事皆详言包括无遗。惜乎无变法。而无天道厚薄之分。时势盛衰之论。乃五来相法之缺点。此其解释之一也。麻衣为五代时人。受业于达摩。而为相法正宗。当时出仕为麻衣县令。其书在任而成。有石室赋。金锁赋。银匙歌。三章。以县邑为名。故曰麻衣相法。而不传其姓氏也。余考麻衣县之地形。即今之湖北麻城。为五代时之麻衣。其书成后。挂冠归隐而去。不知所终。有称为仙翁者非也。余考麻衣相法。金锁赋。石室赋。银匙歌三篇。为其真本。其它各图各论。皆系后人伪造。而附会其说也。余考其部位图说。而错讹移动之处颇多。或为当时未经考证耶。抑为后人翻印改移耶。按相法部位。有一定标准。而风鉴学说。用全力研究者颇少。以致二千年来。未明真象。后人多以不验罪之。盖非其原意也。余考麻衣相法。有法理兼并而用之。此其一线之短。余窥其意。恐为后人驳议耳。大凡术艺。皆言其法。而不拘其理可也。盖理有定理。法无定法。理法二字不能完全通过也。故理由为言谈之外表。事实多不验。言法而有诀窍。事实多应征。故麻衣之理法兼用。不如达摩之直接了当。开门见山。然尚无异端之邪说。故为正宗。此其解释之二也。

  水镜相法一书。又出于达摩麻衣之后。余考水镜为季汉时人。但不知何人冒名捏词。自成一家学说也。余考水镜。在季汉时代。与庞靖侯。诸葛武侯为至友。其人博学多才艺隐居不佳。荐卧龙凤雏者。水镜也。足见其为当时名士。贤哲知机者流。其书偏于引古为证。余考此为其书之纲领也。其中有关张赵云马超等。尚为汉代同时之人物。引证可也。又引证唐代人物。如李太白。哥舒翰。郭汾阳。娄师德。卢杞等。则先后相差数百年矣。此何由而知其详细也。当然不是汉水镜之法也一。又引证宋代之赵普。曹彬。吕蒙正。吕夷简。及王安石等。则先后相差将近千年。此何由而知其详细也。当然不是汉水镜之法也二。以时代考之。此书当出于宋后。及元明时所出之书也。以此证之。其书谬点颇多。其人既系汉代。其说又兼并唐宋。是为后人欺世之书可也。况古今之文化风俗各有不同。国家法律政治各有所异。人民之脑筋思想各有革新。事实之衣冠典礼各有改变。此何能以一而证其百也。又如清代之法律政治。事业交际。与民国之法律政治。事业交际。相隔悬殊。先后不过二十年。其风俗文化。人物事实。革旧维新。变幻不常。各适其宜而改更之。尚无一定之法以为用。何况事隔数百年数千年。可作一定之铁证乎。此为水镜相法之缺点。勿论其真伪。此其解释之三也。

  希夷姓陈。名博字图南。为宋初时人。而受业于麻衣。作有心相篇一章。多系因果学说。善恶关键。故其开始有相由心变四字为纲领。关于人伦风化之处尤多。以道德仁义为根据。以礼义廉耻为辅佐。故其心善者。虽处于四面楚歌。而祸可变为福。心恶者。虽一呼百诺。而福可变为祸。其原意在宗老子之祸福无门。为人自招之句也。其理由则十分充足。而事实则万分相反。盖人种前世之因。结今生之果。今生之种因。又结来生之果。善有善因。而今生应作几许善也。则有作善之时机以为用。而为善之事实也。恶有恶因。而今生应作几许恶也。则有作恶之时机以为用。而为恶之事实也。夫善莫大于救人性命。全人节操。顾全人之名誉。如上例三等。可谓心德。其它一切施济。不过些须功德而已。诚能尽其力量。而作全命全节全名之事实。可以救正人心。保持风化。挽一切浩劫矣。设有人立志为善。时刻不忘其侧隐之心。如无前生之种善因为用。则无今生之善果机会也。假定救人性命为一大善。必无性命可救之事实。或无救人性命之能力。亦无节操可全之事实。必无保全节操之能力。或为全节善言之不听。亦无名誉可全之事件。或为保全名誉之弥张。如作一举一动之善事成功。皆有前生善因而为用。则有际遇之可能。事实之恰当。智力之能达到。而成全其心德也。设有人厌世而动恶念。立志而动杀机时刻注意。尽量为之。如无前生之种恶因以为用。必无性命可伤之恶果机会也。或无伤人性命之权力。亦无伤人性命之事实。假定冒险而强行杀人之事。则有先后时间错过也。亦无破坏节操之时机。或为诱人邪淫之不遂。或为有邪淫之可能。而临时发生障碍也。亦无破坏名誉之事实。或为破坏其人。而其名誉愈褒扬也。故有本身为善立功。而美报于子孙者。亦有本身为恶丧德。而恶报于妻妾子女者。此为非近因近果者明矣。此希夷言心不言相之一大谬点。此为解释之四也。

  按袁柳庄。为明代之永乐时人。着有柳庄相法一书。出而问世。盖袁柳庄为北方人。永乐镇北平时。相见大悦。遂尊为国师。最可恨者。即故意颠倒部位。而指为秘诀心法也。其法偏于地形。仅以东北隅之方位为一定论。所见不广。误人尤深。其人偏于见解。而好奇谈。其知而言之耶。亦不知而言之耶。如批注达摩之五露亦超群之句。而麻衣亦言五露为最贵。作非常之事业。以成千古之盛名。但达摩麻衣。并末指出何种五露也。而柳庄误会其辞。直解为五官露也。中有耳露廓轮。眉露毫棱。眼露神光。鼻露井灶。口露牙齿也。盖一露二露。皆为弱点不吉之相矣。如五露皆全。则反为大贵至尊之格局也。此为离奇之理想。言论太荒谬何也。凡耳露廓轮。幼年刑克父母。何有栽培之力。当然无良好教育也。眉露毫棱。中年弟兄纷争。当然有内顾忧。而失辅助也。眼露神光。中多惊险挫折。恶痛横生。而为障碍也。鼻露井灶。一生财不入库。穷苦劳碌。而无立身之地也。口露牙齿。一生惹是招非。皆处嫌疑损失之中也。据五官有三官露。已成贫贱至极点之相。何况五官全露。而能尊贵超群乎。盖达摩麻衣。所谓之五露为最贵者。乃五岳之露。而非五官之露也。露者大也。故南岳大而为贵寿之品。土星中岳大。而为丰富之局。颏为北岳大。而为崇厚之禄。两颧为东西岳大而操纵极重之权。故孔子五岳朝天。而为万世师表之圣人。此五露超群之格是也。袁柳庄不知何所见而云为五官露也。又麻衣金锁云。六害眉心亲义绝之句。柳庄解为六种害。其云眉毛间断一害也。眉毛疎散二害也。两眉粗浓三害也。眉起旋螺四害也。眉头逢冲五害也。眉乱杂花六害也。于理想上何尝不通。于原文上则有错误。观其亲义绝之说。而分六种害。可谓煞费苦心。而反有损无益。盖六害者。六亲之害也。何为有亲。何为有义。此柳庄未解其原文之本意。徒据奇谈。以惑人之观听。其书不足为法也明矣。据此二者。可见柳庄之学识。而四库全书中。有选载袁柳庄相法一册。皆永乐赏识。而高其身价也。四库全书末选载达摩麻衣者。际遇不如柳庄。此其解释之五也。

  清初有相理衡真一书。偏于理说。其人为书香后裔。博学多才。通今达古。雄辩出奇。其书以文字为主体。词藻丰富。而不注重相法也。一宗圣贤之孝弟忠信。礼义廉耻之学说。一宗仙佛之前因后果。生死轮回之学理。其文字理由均充足。其事实则相违悖而不验。故相法之精微奥妙。必加哲学数学以参合之。兼而用之。再用全部计算。而乘除加减之。当以何阿部为主体。而得分数若干。当以何部为辅佐。而得分数若干。其加减乘除之计算清楚。则有一定把握。此中自有玄妙。而分出或富或贵。或贫或贱。或寿或夭。或劳或逸矣。而衡真则以单独部位为定论。又无轻重之分。连带之法。此其缺点也。又衡真之十字面法。尤其胡涂不解。中有日字面形。而主如何之富。月字面形。而主如何之贵。风字面形。而主如何之事业。同字面形。而主如何之才智。田字面形。而主如何之富寿。目字面形。而主如何之际遇。用字面形。而主如何之盛名。申字面形。而主如何之发达。由字面形。而主如何之丰隆。甲字面形。而主如何之荣显。某形可发十年。某形可发十五年。某形可发二十年。三十年。其理由与法。均为不通。余考相法各书。皆末有如此荒谬才说也。古人论形格。则有木形瘦长。金形方正。水形圆肥。土形浊厚。火形尖露。此五形之大义也。其中亦有两形相兼。三形相并。则分其多少。而定其主客也。此为千古不易之定论。如甲字面形主早发。而初运二十年为大运。盖甲字面形。乃木植兼金之形也。其形主贵寿。应削木成器之局。然尚要考其声音如何。眉目如何。精神如何。土星如何。水星如何。然后决其为特等之责。上等之贵。或中贵下贵。及寻常之贵也。再观其刻下气色如何。有无特别情形。及时势之促成。离奇之遇合也。万不能以其上方。而断其贵。而富寿。又不能以其下弱。而断其贱。而贫夭。此衡真之大谬也二。凡五形之质。皆有贵贱贫富寿夭。在所得之气正与不正耳。其主体部位。与辅佐部位。合格不合格耳。何能据一部而论耶。此其解释之六也。

  铁关刀一书。出于满清时代。其人大致为医学者流。并非相法专家也。其书多以医学为转移。如云青色发于肝。赤色发于心。黄色发于脾。白色发于肺。黑色发于肾之类是也。果如所论。则红色分五种。而有红紫赤躁绛之各色也。何以一心而发五色耶。即赤色发于心。而红色躁色。又发于何处。其理不通。其法亦不正。盖印堂即心之正部。司空中正。即名华盖。乃心包络之正部。何以红赤躁紫绛之五色。而不专发于印堂司空中正之部。而散漫于他部之处尤多。此文何说也。凡气色皆为先天之动机。凡形质皆为后天之华表。故气色皆根据于先天。不发于五脏六腑也明矣。此铁关刀大荒谬之谈也一。况医家部位。与相学部位。相隔悬殊。其象名立义之处各异。余考黄帝内经。与王叔和难经。以及西医之新法解剖学说。唐宗海之中西汇通。专门考验者。皆云鼻为肺窍。而五行属金。又据各家相法。诸家考正。皆云鼻为中岳。五行属土。究竟金欺土欺。余考丹经参同契。金丹真传。吕祖全集。三丰全集。道藏辑要。皆云鼻为先天之祖气。即天一生水之肾窍。五行属水。此为各据一说。各有原理。盖鼻为四窍。两侧窍由大眼角之内眦。而入肺管。此医家之所以为属金也。身准为全面之中心点。为五岳之中故曰中岳。此相法家之所以为属土也。两直窍上入脑海。下督脉。通命门之火。此丹道家之所以为肾水也。而铁关刀按部拘泥。不明其部位之原理。仅采取皮肤之论。而为定法。此铁关刀大荒谬之二。此其解释之七也。

  大清神鉴一书。出于满清宫闱。余考其时。为康熙之后。雍干之时也。当时为升平盛世。亦满清极盛之时。此书为翰林学士。安居无事。每以杂艺之学献之。以承上欢也。故其书多考正现代人物。以为标准。故有历指某尚书之进禄得权。某侍郎之升迁兼职。某大臣之黜陟。某夫人之生子。某王妃之得宠幸。圣恩甚隆。某宗室之晋封爵优恤甚厚。上自王公大臣。下至宫娥太监。皆在考证中。至于三品以下之中贵下贵常贵。皆无确实之研究。下至人民。以及贫贱寿夭之法理。均未言及。亦蹈水镜相法以人为证之故辙也。加以文字雕琢。人为现代事实。此大清神鉴之缺点也一。凡相法之重要。则分其形格之富贵贫贱寿夭。次言气色。则分其吉凶祸福也。其祸福之大小。则据其人之身分资格。地位才智而定之。假如富至十万元。其损失二千元。以全体计之。不过百分之二。即如此项损失。有时必现于部位。有时则轻淡而现之。如不注意。则认为平常之色耳。假如其人仅百元之业。损失十元。则为破败之气色。以全体计之。则损失十分之一。即如此项气色。则必现于部位。显然可凭也。故相法测量。在加减乘除中。以全部计算可也。方为合法。如某部丰隆而奇突。其运必发达至何程度。如某部薄削而陷弱。其运必破败至何程度。又如眉部清秀修长有势。则富贵至何等品级。鼻准丰隆匀厚圆齐。则富贵至何等程度。有过之。有不足。有虚浮不实。有暗发不彰。有先后相反。内外不合。故单独一部。皆不可为定论。此为大清神鉴之大荒谬他二。此其解释之八也。

  相法之用神。应分四大项。形格为第一。精神为第二。气色为第三。声音为第四。其它零星小部。皆包括在形质中。其纹络筋骨。又为辅助之小品耳。皆不足为定论也。故形质清奇。应得几许分数。精神充足。又应得几许分数。气色黄紫。又应得几许分数。声音宏亮。又应得几许分数。如四种中有三种合度。则如其必发达。而为特贵。特富。特寿矣。当其时气色润泽黄紫充足。则发于最短时间。如气色黯滞枯燥不润。虽为富格贵格寿格。而非发达之期。以期发达于将来。而以运限为用神可也。故气色为临时用神。先天转机。如形质与精神合度。其声音不足。尚不为大碍。亦为上富上贵上寿也。如气色黄紫明润而充足。则发达之时间必久远。如气色明润轻淡而短小。则发达之时间亦暂而不久也。假令形质与声音合度。而情神不足。则于富贵。方可期发。事业亦能成功。不过于寿数稍弱耳。故为中富中贵之例。亦以气色为发达时间之定论也。又如精神与声音合度。而形质不足。则发达有限。事业因人而成。借力而发也。此为下富下贵之例。然享大寿也。又如形质与气色合度。或声音与精神合度。或精神与气色合度。或精神与形质合度。或声音与形质合度。此为四种重要关系之中而得二也。此皆为有富而贵名。多禄而寿也。皆作丰衣足食之格局论。又假定形质平常。精神平常。声音平常。单独气色黄紫明润而充足。或合五行四时之润泽。亦为可富可贵可寿可发之局也。此为暂时发达。而不持久。其发达也不大。或出于异路功名。或出于离奇遇合。此为破船遇顺风。而可航海之法。其验者颇多也。

  据此四者品评。而为相法之根据。方是正宗。其轻重加减法。为用之处最大。此为相法之机枢。至精至微。神而明之。存乎其人。合而深思。加以推想。自得玄妙之途径。故不以单独部位为用。而以形质精神。声音气色。加减合论。以采取之可也。

  部位考正法

  公笃曰。凡相法之精神。首重部位。分析确定。先知某轻重地位。次如其关系原理。然后方有把握。自能指定标准。而有一定之判断也。余考相法部位。多属不确。而图式亦混乱不一。各据一说。各有所宗也。惟其名目尚存。而为古之原名也。余考秦代以前。皆属纯一部位。自秦氐火焚以后。世无传本。每有残篇零页。皆不足为稽考之铁证也。当五代时。达摩复入中国。始传五来相法一书。此为中兴相法之祖师。而集各家之大成也。其部位尚有错误之处。是否当时未经考证确实。两宗古之残篇。或为后人翻印错讹。随便改移。徒留其名称也。此皆两可之疑难点。而无法稽考也。故麻衣相法。所有部位图说。亦宗达摩。而错讹之处大同小异。是否为上叙两点疑难。不得而知。柳庄相法。则称其受秘传。而故意错其部位。颠倒运限。其混淆人听闻乎。其自矜眩奇乎。相法部位。错误于此居大多数。至于衡真。则徒据理说。而不寻其地位。水镜则拘泥引吉。而不求其根据。其大清神鉴。铁关刀。兰陵集。相法须知等。各据一说。自谓心传。以讹传讹。而不知孰是孰非。相法一书。考究其精微者颇少。大多数为跑马观花。任意随谈。只知有其名称。而不知有其地位。至于部位之轻重。谁为主体。谁为辅助。则更茫然而无所宗矣。余此次注重部位。先从医学入手。余考黄帝内经。中有汉晋文字。可见其为残篇。惟针炙大成。与仲景六经。较为确实可用。如王叔和难经。陈修园。徐灵胎各书。部位之系统。稍有离奇。又如西医之解剖图说。唐宗海之中西惟通。皆不明气化。所取之部位。大多数不可为用也。余考丹经之参同契。金丹真传。吕祖全集。三丰全集。道藏辑要。则各有妙蕴。其中有正系连代系。应系通过系。方证实一切部位。余则注明其部位之轻重关系。以为千古后之定法。有志相法者。容易入手。而寻正宗门户也。兹将考证者附后。

  医家原有部位图

  第一图式详解

  公笃曰。医家部位。与相学部位。互相表里。盖太素经之脉诀。中有富贵贫贱寿天之说也。而名称则各异耳。按用法各有不同故也。其内之脉络。而达于外。则有正系之脉络。连带系之脉络。应系之脉络。通过系之脉络。其地位虽异。其气化则感而遂通也。此第一图式。为吾蜀天彭之大医士。唐宗海先生所考究而鉴定者。载于中西汇通全集之中。并有解剖学说。分经别络。详注经络如何也。其名称是否宗古。或从新也。余将其原规定地位及名称。而参合相学也。上为阙者。即两眉之中心。相法名之曰印堂是也。盖印堂者。即全部之主体。元首之意也。其名曰阙。是否帝阙之意。或金阙之尊称也。阙之下曰王宫。即相学之山根是也。在两目相平之中心。又名命宫是也。相法之称山根有两意义。一为前人之根基。一为本身之命根。其名曰王宫。是否即命宫之意义。而王宫与阙之义相等。稍有冲突。又下之准头名曰明堂。即相学之中岳又名曰土星是也。按河洛之数。五行以土居中宫。而鼻准在全面部之中心。故有是名。余又考八卦九宫之配合。其中宫号明堂。此名之曰明堂。实即中宫之义。与中岳土星之名相等。其下名蕃。在法令纹之下。即相学之陂池是也。又近于腮骨。即相学之下府是也。其名蕃者。是否屏蕃之意义也。两侧曰蔽。在耳珠之前。医书有名颊车。亦有名听宫穴者。即相学之虎耳金缕之侧是也。其名曰蔽。是否障蔽之意义也。又云五脏居中央。得其正也。六辅挟两侧。得其辅也。前人以此望其形而察其色。按其部而诊其脉。不可不根据此也。又云阙以上属咽喉。阙之中属肺部。阙之下属心部。此皆内经详载。医家之定法也。此为唐宗海之原文。余考内经无此说。故上述其研究从新之语。评论辨明列后。兹将其五脏六腑之配分录下。

  第二图式详解

  公笃曰。上文所述第一图式。略得大体。兹据医家第二部位图式。其分配五脏六腑。为医家各书所载。而唐宗海先生。更用西法解剖法。以证实其部位也。故中西汇通。挨次绘图。详论其如何形质。而感适于外也。据云。两眉之中心。为肺部之正系。即相学之印堂是也。两目相对之中心。为心部之王系。即相学之山根是也。鼻梁之中段。为肝部之正系。即相学之年寿是也。鼻准之尖。为脾部之正系。即相学之土星是也。泪堂之大眼角。为胆部之正系。即相学之精舍光殿是也。鼻窍之两孔。为胃部之正系。即相学之兰台廷尉是也。眼下之横纹。为小肠之正系。即相学之三阴蚕囊是也。颊车之侧为三焦之正系。即相学之命门虎耳是也。两耳珠为肾部之正系。即相学之耳轮是也。两颧之下。为大肠之正系。即相学之法令金缕是也。两口角为膀胱子宫之王系。即相学之食仓禄仓是也。此为医家业经考证。而为正法之分配也。再经西医之解剖分配。大体亦如是。余考古人之经络分明。莫过于张仲景之六经法。及针炙大成之瞳人图。而与此项部位。则有异地位而名者。兹将仲景之六经大体录下。

  第三图式详解

  公笃曰。医家之书最古。而最确实者。莫不以仲景为医中之圣。盖发明六经。始由仲景而起也。按第三图式。即仲景之六经总图也。其中分三阳三阴。以包括五脏六腑也。故三阳之中甲。有太阳经。内属手太阳为应小肠。足太阳为应膀胱。此太阳之专司脉络也。有少阳经。内属手少阳为应命门。足少阳为应胆络。此少阳之专司脉络也。有阳明经。内属手阳明为应大肠。足阳明为应胃络。此阳明之专司脉络也。故三阴之中。有太阴经。内属手太阴为应肺络。足太阴为应脾络。此太阴之专司脉络也。有少阴经。内属手少阴为应心络。足少阴为应肾络。此少阴之专司脉络也。有厥阴经。内属手厥阴为应心包络。足厥阴为应肝络。此厥阴之专司脉络也。古有三焦之说。而徐灵胎陈修园。皆勉强说之。似未详于六经之内也。唐宗海则指为三焦即连网油。此解剖之功也。故论病则有为本经之病。即指太阳专病或阳明专病也。又有为两经合病。即指少阳与阳明同时合病。或厥阴与少阴同时合病也。又有此经而现彼经现象。名曰应病。即太阳经之病。而现少阴之现象。或太阳经之病。而现阳明之现象也。盖先天之气。发于肾部。故有天一生水之义也。后天之脉。资生于胃部。故有土生万物之义也。血脉之行。资生于气息。故六经可包括全身。此纲领之法也。

  医家六经经脉图

  图式详解第一

  公笃曰。下列之图式为六经第一图。即太阳脉络也。其脉络为大眼角之锐眦越。由上眼皮之三阳通过。平横入鬓发。至耳后之寿骨。曲绕耳后。下至耳珠。近腮肥方犄角处。曲绕而上。至颊车上。即相学之虎耳部位。此为太阳经之脉络他。内属则分手太阳。而应小肠之气也。足太阳。而应膀胱之气也。而太阳有称巨阳者。盖传经之始。即由太阳而起故也。欲求小肠之正系。及通过系。欲求膀胱之应系。及连带系。当以太阳之脉络为认定也。

  图式详解第二

  公笃曰。下列之图式。为六经第二图。即少阳之脉络也。其脉络由小眼角之外眦。为少阳经脉之总管起点处。从玉堂而入鬓发。由寿骨之上。微曲斜而下。至后颈之发际。在大椎之上。医家原名风池穴。以此为止。皆属少阳经之脉络也。内属则分手足二经。手少阳经。则为命门之正系。肾气之连带也。足少阳经则为胆络之正系。气化均名少阳。而统论之也。欲求命门之正系。及通过系。欲求胆络之应系。及连带系。当以少阳之脉络为认定也。

  图式详解第三

  公笃曰。下列之图式。为六经第三图。即阳明经之脉络他。此为阳明经之总管。上由百会之巅起。所谓百会者。即百脉相会之处也。在顶中陷处。而有动脉之间是也。由侧面曲近鬓发而下。过福堂奸门外颧。平兰台而至鼻孔止。即医学之迎香穴是也。皆阳明经之脉络也。内属则分手足二经。其手阳明经。则为大肠之正系。足阳明经。则为胃络之正系。均名阳明经而统论之也。盖三阳以阳明经为传经之机枢也。欲求大肠之正系。及通过系。欲求胃络之应系。及连带系。当以阳明经为认定也。

  图式详解第四

  公笃曰。下列之图式。为六经第四图。即太阴经之脉络。此为太阴经之经脉总管也。由口内之舌部起。经过相学之地库部位。下至颏位。而曲行。下至喉管侧之小管。即接入肺管。此为太阴经之脉络也。内则分手足。二经其手太阴经。为肺络之正系。关乎肺气也。足太阴经。为脾络之正系。关乎脾气也。均名太阴经而统论之也。按三阴以太阴为起。欲求肺络之正系。及通过系。欲求脾络之应系。及连带系。当以太阴经为认定也。

  圆式详解第五

  公笃曰。下列之图式。为六经第五图。即少阴经之脉络。此为少阴经之总管也。其脉络由眼之鸟珠瞳人起。平下至三阴蚕囊之中。斜侧而下过陂池。而至腮之犄角处。曲入项部。而至咽喉止。此为少阴经之脉络也。其内则分手足二经。手少阴经。为心部之正系。而关乎心络之气也。足少阴经。为肾部之正系。而关乎肾络之气也。均名少阴而统论之也。欲求心络之正系。及连带系。欲求肾部之应系。及通过系。当以少阴经而认定之也。

  图式详解第六

  公笃曰。下列之图式。为六经第六图。即厥阴经之脉络。此为厥阴经之总管也。上由百会之巅起。百会在顶中陷处有动脉是也。斜侧由辅角而下。入眉中。过三阳入目中。直穿乌珠而出三阴之下。至金缕曲绕。平横入口唇。而曲下至颡上。此为厥阴经之脉络也。内应则分手足二经。手厥阴经。为心包络之正系。足厥阴经。为肝络之正系。按三阴以厥阴经为传经之机枢。欲求心包络之正系。及连带系。欲

  求肝络之应系。及通过系。当以厥阴经而为认定也。

  新修考正部位第一图

  公笃曰。余考医学部位。以仲景六经为正宗。又据医学最古之黄帝内经。及王叔和难经。又据西医解剖图。唐宗海之中西汇通。加以针炙大成之铜人图。脏腑图。又由丹经之部位证实。其正系。通过系。应系。连带系。凡经络之相通相应。兹特摘录之。接头为诸阳之首。其顶巅名曰百会穴。即百脉相会之所而得名。其内即咽喉。而咽喉分内外管。其软喉曰咽。硬喉曰喉。侧有两小管。相附而下。即通肺管。肺管之间。名曰层楼。即丹经所谓十二层楼。由层楼而下。即为肺部。而丹经与医学。皆谓华盖是也。由肺而下。即属心包络。而丹经所谓护卫是也。其下则为心部。而医学则称心为君主之官。神明出焉。心部为全身之关键。故为元首之君。前有亶中膈膜。后有肺络三焦肾络。右侧有肝胆。左侧有脾胃。下两侧有大小肠。其最下为膀胱子宫谷道是也。而头面部位。亦根据脏腑之上下左右。以分配部位也。兹将考验证实者。绘图列后。以待后之高明。及艺学家考正而鉴定耳。

  考正部位名称详解

  公笃曰。右图为考正新图。经医学相学数学丹经。以及生克制化之各书。考证确实者。而于医学。尤有益于参考也。故将部位绘图详解。按医学各书。末有如此明白。亦无如此指定。兹将五脏六腑。分配于面部。测量地位。详明关系。并将证实之点。补叙明白。以便诸君予研究也。按顶巅之陷处。而有动脉调息。据医家相学。皆名曰百会穴。因百脉交会而得名也。内属咽喉。为最高之处。其部位常有动脉。故如其为气关也。而咽喉本为上下流通之地位。百脉交通之关键。而气管血管肺管。皆系于此也。由发际之火星起。下至司空止。此为十二层楼。丹经原有此项名称。医家则略而不详。相学则分天中天庭以及司空三部位也。发际之两侧曲处。分为左右祖气。内系乳部之气也。上由山林之发际起。下至边城之中段止。均为祖气也。医学无此名称。余每考其地位之气色。多于父母宫有关系。故定其名为祖气也。中正在印堂之上。一名曰华盖。因护卫印堂而得名也。内应心包络之正系。印堂在两眉相对之中心。为全面部之主体。如一国之元首也。此部内应于心。关系最重。余考印堂之气色。好则为进官禄而喜庆。其事业成功。以亨盛名也。不好则为危险死亡。而国亡家破也。医家则有谓之曰阙者。又有谓之曰肺者。是否宫阙之意。而名之曰阙耶。或为帝阙之意。而尊之曰阙耶。又医学有称肺为华盖者。而在心部之上。亦为心之护卫之意而名之耶。其意虽佳。其部位则谬。若以印堂为心部之正系。则合宜。若以司空中正为阙为肺亦宜。以余考之。则错一大部位。而正系及连带系皆不通。其另有解说乎。抑另有深意乎。余考肺系之部位。当在两眉。故医学有肺张两叶以卫心。不是由上而卫心也。余考针炙大成之肺俞穴。在两肘之扇骨当中。实从背部而取穴也。而扇骨与胸部之亶中相平行。故肺与心高低相等。此为证据之一。余考医学有云。肺为清经之气。而司呼吸。内主忧思。外主皮毛。盖人有忧思不决。则伤其肺。而两眉焦乱。以形于外。此之谓愁。亦应其皮毛之句。此为证据之二。故肺为两眉较为合宜。眉之下。目之上。半属肺而半属肝。即相学之三阳部位也。此为肝肺相升相降之通过系。眼之下亦属肝。即相学之三阴部位也。此为三阴之枢纽。而厥阴属肝木故也。两目亦完全属肝。而医学则为五脏之五轮说。又有属肾水居多数之说。余考瞳撞人一点属肾。然为子肾也。其全目皆肝部之正系也。眉之尾棱角。即相学之福堂。其后则名玉堂皆属两腋之正系也。司空中正故名华盖。即心之前护卫。而为心包络之正系。山根为心之后护卫。即内属亶中之正系。而医学一谓之曰心部。一谓之曰王宫。似为错误而不宜也。其考正详解录下篇中。相学原名。有名之曰命宫者。或命宫即王宫耶。属心之说。当然不确。此中疑难。颇难尽叙。按眼中之乌珠。内有瞳人本属子肾。医学则通称瞳人属肾。其相差亦远。盖子肾与母贤有区别也。大眼角之内眦。以及中勾陈。则为肺管之通过系也。小眼角之外眦。奸门鱼尾则为两胁之应系也。命门则为母肾之正系。医学有名听宫穴是也。前图何以称为三焦之地。耳珠本为脊连肾系之连带系。何以称为肾部之地。可见其自相矛盾。兹特正之。年寿为疾厄官之专部。内为胆腑之正系。而医学则配之以肝脏。其事实颇不合宜。按肝为两目。以及目之上下。皆属肝脏之正系。故医学治目病。用平肝疎肝泄肝三法。另有补肾一法。亦以肝木为肾水之子。肝为刚脏。有泄无补。故有虚则补其母之法。此其一铁证也。何得在鼻梁之中干。此医家之误也。盖胆腑为水火之腑。消化之机。有水有火。方能消化饮食。故居于脾脏之上。当然确实。何得分配于泪堂下勾陈之侧耶。其意义安在。又准头为土星。当然为脾脏之正系。而为分清别浊之枢纽。兰台廷尉。本属膈膜之连带系。以障医邪秽也。而医学则称准头为脾脏。兰台廷尉为胃腑。余考胃腑。属人中之部。人中为沟洫通达之地。胃为仓癝之官。人中通达四渎。颇占重要地位。胃腑为人之谷气。此弱必病。仓癝之停聚不足也。此闭必死。仓廪之空乏无用也。余考人中青黑。每应胃气痛之暴病人之将死。又每见人中必缩而黑。亦腐重要之俯。以人中而合胃系。确而且实也。又以疾厄。及其它事实证之。皆屡验不妄。何得以不关重要之陌台廷尉属胃。或为脾胃均属土。而为连带关系耶。两颧属三焦之应系。三焦者。连网油也。扶助正气。障翳污秽之重要关系。故相学名之曰国印。亦以司重权。辅正去邪。而关系重要之义也。医学列于听宫之肾系。其三焦与肾相通而配之耶。或为两相表里而配之耶。如以两气相通。同经相表里。其气化合而论之。则五脏六腑皆相通。而五行生化皆相表里。其理由意义均不通。而不合宜也。故部位之脉络。皆有一定应证。当然以分经别络。论系别脉。则各有专司专系也。其与听宫无关系明矣。耳珠为脊连肾系之地。内属君火相火之火轮也。故相法名之曰珠轮。此为肾之通过系。非肾之正系也。口为水星。亦为北岳之地。内为丹田之正系。上唇为气海。关乎人之真气。即天一生水之先天气也。下唇为血海。关乎人之血轮。即地六成之之后天质也。统名之曰丹田。余考女子血弱。而有内病者。其唇白枯不华也。男子气弱而有痼疾者。其唇惨黯不鲜也。此为医学中无此论。而丹经则有之。余用事实相证。每见女子之白枯不华。必有气血痛之病。重则成疱块症瑕之例。而无生育。故女界每月胭脂以涂红其唇者。盖表示气血充足。而无病厄。又旺子女。而有生育之意也。兹特注明其为丹田之义。左口角属大肠之连带系。右口角属小肠之连带系。此为盘曲于丹田之左右。故在两口角也。而医学则配以法令之处为大肠。三阴之间为小肠。更不解其意义云何。按大小肠。为最下之部位。而大肠之下。即谷道之阑门。小肠之下。即膀胱之精道。又何得在脾胆之上。而与肝脏相连耶。以地位者之。则相差太远。以事实证之。则应验不足。是为解剖家之误会也。承浆即子宫精道之正系。相法名之曰承浆者。谓水最低下之义也。浆者。水之浊也。全身以肾部属水。水本在下。而清者上浮。浊者下坠。其为水之浊浆者。当然即为最低下之义耳。此相法家命名之原意也。又何得在两口角之部位耶。两腮为奴仆宫。本属谷道阑门之应系。此为出口之部。故配之以最终点。余考有花柳病。而成梅毒疮痘者。其两腮先起黑影。或腮陷喉烂。而声暗哑。是其证也。此为余历年考证之确实经络。而为各部位之专司。以便明其主要关系也。方能推其事实。定其疾厄也。

  考正部位气色合解

  一.百会往大脑与小脑之间。两相交通之地。即顶上之巅磺陷处。有动脉处是也。为咽喉之正系。亦为咽喉之应系。是为诸阳聚会之点。百脉相交之地。此为第一之气机。亦通达之关隘也。此地有动脉宽六分许。长一寸余。其脉动而沽匀。其人精神强健。而有生机也。其脉动而缓急不常。其人精神亏损。而有疾厄也。其脉定而细微。其人衰弱已极。而为将死之应候也。此即下应咽喉。通达气机者生。障碍气机者病。闭塞气机者死之类。而为明征之应候也。故列于最高之巅。百脉之源也。余每见医家治危症。或脱阳症。先用手术而针炙此穴。亦即通气机。而开咽喉之义也。今更名天大关。其地宜高耸有骨。即贵寿之格局也。宜动脉调匀。即强健之精神也。

  二.发际之火星起。下即天中。次即天庭。又次即司空。其名曰层楼。即丹经所谓十二层楼之简名也。内属大脑海之正部。为督脉之通过系。此地关系父母之强弱。祖业之有无。又关系其人贤智如何。愚拙如何。此为人灵根祖脉。亦为种因之慧根也。故发际高者。其人聪明多才。而父母无刑伤。发际低者。其人粗俗而愚。或为父母刑伤。又天庭丰隆。凸突者。必为贵裔。而有前业。亦主本身贵名。而有惊人事业也。天庭削弱凹陷者。必为平常之家。前业萧条。亦主本身贫贱。而有劳苦度日也。故相法家名之曰。高广学堂。如层楼有黄紫明润之气。则主升官进职。常人亦主得财获利。如有滞黯惨腻之气。则主孝服。刑人丁。及事实失败。而有忧愁惊恐。如有赤黑枯惨之杂色。则主牢狱惊险。以及其人神经昏愦而乱。失其常度。丧其灵智。或主危险之疾厄。故层楼之部位。宜宽阔高突。凸广有势为合格。原名层楼。今更名日祖脉。即灵根之脉。元气之义也。

  三.两山林在鬓发之大曲处。如山之林而得名也。下至福堂骨之上。内属乳脉之连带系。其地原名天仓。关乎祖业之专部。亦验父母之部位。凡人于初生。皆食乳而养成。而为父母之脉气颇确实。余考其刑父母宫。每应孝服之时。其地有黑云惨黯之滞气。及孝服哭泣之后。其气沉滞不散。有一生尚存者。有至九年多而方散尽者。有七年五年三年不等。而方散完者。至少亦以一年为标准。而方散完。化出明润之气。盖孝服为人生之第一大事。古人定礼。应守三年之孝。而不问事。故其气久而不散也。此地又主天灾之瘟疫流行。如有黑惨之气色者死。故达摩名之曰天门麻衣有三天黑黯。扁鹊难医之句。即两天门与天庭也。今更名曰祖气。所谓祖气者。因食乳而养生故也。以祖气名之宜矣。某地方棱有骨。则禀受之先天必厚。所得之产业亦丰。其地陷弱而痕。则禀受之先天必薄。或所受之产业有限。今分为两段。鬓至边城之中段。上半节为祖气。由边城下至福堂骨。下半节为天门。并非天门即祖气也。

  四.司空至中正。在印堂之上。内属心包络之正系。本为印堂之护卫部位。故相学各书。有华盖之名称。所谓华盖者。即护卫印堂君主之本意。不是医学谓肺为华盖也。其地丰满凸突。则君主得贤臣之护卫。而为有用也。故为官禄之部位。所谓司空。即国家柱石之臣。六部之官名也。其地有骨高耸。直者。为玉柱骨。横者。为华盖骨。皆为大贵之格局。而有惊人伟大之事业也。其地陷痕削弱。则无贤良柱石之臣。以护徫其君主。前业见挫折。离乡而劳碌。无贵名之可能也。如此地有黄紫明润之色。主升迁进职。获功得名。而有委任至。常人亦主进财得利。及得喜庆之音信也。如有赤黑枯惨之色。主罢官去职。牢狱拘留。而受处罚之兆。常人亦主挫折失败。官讼牵连。是非连累。其最轻者。主胀满痞塞之疾。如人君之失辅。而反受谗侫之蒙蔽也。原名华盖。令则更名曰前卫。即护卫之义而名之也。

  五.印堂在两相对之中心点。是为全面部之君主。故号元首。以全面部测之。则居全部之中上地位。其地有骨高起。上耸。即玉柱骨之连带。有骨横过。而至眉尾之福堂。名曰金城骨。皆主大贵之格局也。即金城汤池。而为帝王建都之所。故名金城骨也。内属心部之正系。为全身之主宰。故医学曰。心为君主之官。神明出焉。其地以开阔方楞。丰隆高突为贵。如创业贤明之君。其地以窄弱陷痕为贱。如失业昏愦之君。如有悬针。主凶死。及刑人丁。如有纹痕。主破败刑伤。及劳碌。故达摩云。印堂光明眉不锁。三十功名可。余考印堂黄紫明润。主进权升官。常人则主喜庆进财。其它如有红赤黑黯各气色。皆主国亡家破。飞灾横祸。立见死亡也。其轻者。亦主牢狱枷锁。损人破财。忧愁疾苦之类也。如有浮腻青滞之色。则主冷退惊疑。及最不满意之事。或失权罢职。连带遗累之患也。今更名曰元首。即外应君主之尊也。又名曰灵合。即内应于心之义也。

  六.两眉为文采之官。内属肺脏之正系。肺主忧思。故有不遂之事。先见于眉。而两眉焦乱。谓之愁眉是也。医学又有肺属皮毛之说。眉为毛属。是肺之正系。故医学又名曰华盖。盖形象卫心之义。余考肺张两叶以卫心。针炙大成铜人图之肺俞穴。在两肘之扇骨中。可见与亶中系平行式。此其为肺系之铁证。不如心包络之为华盖。较确实也。故相学有问名在眉客说。凡人深思不决。则皱眉不展。此地以修长清秀。上竖有威为贵名。多辅佐而有权。及有特智英明。不学而成。如短促粗浊。焦乱浓俗。主劳碌失辅。而多贫贱。及愚拙不堪。反复无成。其下之三阳。则为肺肝相连之系。每有喜怒之事。多见于眉目之间。故为文采之官。礼义出焉。凡有肺病者。其眉枯燥而无润色。今更名曰辅弼。即左辅右弼之义。因接近印堂而名之也。

  七.眉尾之棱骨。为三角形式。原名丘陵冢墓。盖陵墓者。小山之义也。稍退一线。即为福堂。内属两腋之应系。亦为两腋之连带系。凡腋毛粗浓而多。其眉尾亦粗浓而多也。凡腋毛柔细而少。其眉尾亦柔细而少也。故眉尾有病则腋之左右亦有痣。此上下相应之一铁证也。其地以高起而有三角棱骨者。应进外财。及得流通之财源也。故西人名之曰蓄财骨。亦外财库之同一义也。如陷弱不起。则主外库无财而不聚也。此地有黄明紫润之气。则主外交得利。而有集思广益。同舟共济也。如有青腻之色。则主忧愁之信至。亦主小口舌及交际失信。而不生效。及事实迟延。而不结束也。如有红赤黑黯之气。则主损失外财。而有官讼之纠缠。托人不力之阻碍。交际生是非。事实吃暗亏。亦主痈痕之灾厄。今更名之曰曲肢。是为曲折支节之义。而名之也。

  八.三阳在上眼皮之地位。上半部属肺脏之连带系。下半部属肝脏之通过系。故内属肺肝相连之并系。亦曰相通之应系。相学原名三阳。一分左右。即左为三阳。右为三阴。此流之用以推运也。一分上为三阳。下为三阴。此气色之用以定位也。其地丰满高平者。主享盛名于当时。又主寿根。又主多子女而贵名也。其地上为肺气。而司下降。下为肝气。而司上升。一降一升。阴阳交姤。盖肺金之气。而象兑之少女。肝之木气。而象震之长男。此部相连而相交。故能旺子女也。其地低窄。虽贵而无名。其地陷痕。子于女虽多而不立。故医家以肝络为厥阴传阳之机枢也。其地黄青而润。主生贵子之喜庆。是得长男之气色也。其地紫红而润。主生贵女之喜庆。是得中女之气色也。亦主得名而立善功。平安而享大寿。其地浮腻暗枯。多主忧愁不遂。结怨招非。牵制遗累。多见驳杂之事实也。其地黑滞如湿灰。其人主死亡之灾。故麻衣云。黑掩三阳。卢医莫救。盖水为坎卦。先天为坤体。故生我者死气也。我克者废气也。此半属肝木之绝而废也。坤土生金亦死气。虽有坎水之旺。而土制之。是为孤阴。此半属肺金之绝而孤也。其地有赤惨之色。主损人丁。或主危险惊灾。重病大败之例。一为私德丧失。而种恶因之结仇。一为飞灾瘟疫。而塞窍关之危机。盖因不升不降之障碍。以应其事实也。原名三阳。今更名曰交关。即上升下降之地。而交通之义以名之也。

  九.山根在两目相对之中心。鼻部之上接印堂处。医学有称为心脏者。有名之曰王宫者。其分经别络。颇为不宜。相学原名曰命宫。而专司疾厄。先天之遗传病。在此部位分别也。余考内属亶中之连带系。乃心之后护衙。非心脏之本系。又为督脉之通过系。直达肾络也。如以之为王宫。尚可解说。如以之为心脏。则完全不符矣。盖相学命名曰山根。即人之根基。而关祖业也。或人之命根。而关寿数也。此地为肾络之通过系。余考其部位。气多血少。凡人之先天禀受弱者。必见青筋横露以表示之。则有遗精腰痛骨酸之病以应之。如人之后天戕贼者。必见青黑横露以表示之。亦有精枯冷滑。脑弱阳萎腰痛智昏之病以应之。小儿有青黑横于山根。则有肾气之痛症。有云蟺气者。或遗溺之疾厄。有应惊癎者。此其先天不足之证。而失护卫之权也。此地如高起有骨。即玉柱骨。主大贵而寿。如丰隆上贯。主享前人遗产丰富。及有寿征也。如陷弱而低。主前人无遗产。或为不寿也。如山根黄明紫润。有应进田宅。及本身强健。一岁平安也。如有赤黑之气。主死厄之灾。如有一点红赤色如豆大。亦主汤火灾。或焚毁房屋也。如有青浮滑腻枯惨各色。皆主病厄。不过以何时而现何色。主何类之病灾也。今更名曰后卫。即护卫之义也。

  十.两目原名监察官。内属肝脏之正系。目者木也。而肝属木。即两目之机枢也。医家有五轮之说。而根据五脏之系。似为理说家之理想耳。盖两目完全属肝系。肝为刚脏。有泄无补。何得称五轮为五脏之系耶。又何得以两目为五脏之精华耶。想是八脉系于肝肾之误会耳。故医学云。喜则伤心。怒则伤肝。忧则伤肺。思则伤脾。凡人逢盛怒之下。与极痛心之时。可以失明。而言其两目也。又医家治目病。平肝第一法。疎肝第二法。泄肝第三法。此两日为肝系之铁证。又另立补肾益水之一法。盖肾为水而肝为木。水为木之母。本为水之子。古人立治疗法。用处则补其母。实则泄其子。肝脏有泄无补。故用补水以济其木耳。此两目为肝系之铁证又一也。余考情欲过度。其目之神黯而光淡。尚不至完全毁坏也。惟癖爱娈童。其目背光而无形。减少目力。亦不至完全毁坏也。惟盛怒之过度。伤痛之过余。则先起血丝而光黯。次起蒙翳而乌珠坏。此两目为肝系之铁证第三也。又八脉系于肝肾。而为人之总枢纽。可见其重要也。故乌珠透黄。为奇贵之特权。乌珠玄黄。为上贵之重权。眼神清润而充。亦主英明多才智。而有贵名之事业也。故其神忽娈神忽脱神忽退。神忽定。皆主凶亡之灾厄也。原名监察官。今更名曰机枢。即因其地位重要。而有生死关系以名之也。

  十一.乌珠之内有瞳人一点。在灵晶垣之中心。为子贤之正系。亦肝肾之连带系。为人真火真水之源本也。故修炼家以此为精灵之地。乃水火既济之处。而合真气慧剑也。如炼成方瞳。则是仙品有道之士也。本系通膀胱之子肾。不是督脉之腰肾也。余考瞳人之部位。关人贤愚。及勤慎疎懈之关键。短见瞳人散大者。有大志而不勤。虽博学而不周。似乎疏懒轻视。而有偏性之浪漫行为。其瞳人合度者。作事有恒。坚忍耐劳。勤慎持久。而有远见之积极进行。其瞳人缩小而收者。名曰聚瞳。余考聚瞳之人。聪慧异于寻常。凡读书则过目不忘。又主有专长之技艺以鸣世。而享大名也。或为音乐琴棋书昼。或为雕篆医卜星相。皆不学而成。方是聚瞳。余屡次试之不妄。今更名曰天真。即先天真窍之义而名之也。

  十二.大眼角之外眦而外。名曰中勾陈。下名曰泪堂。内属肺管之通过系。按鼻为四窍。两直窍上人脑海。下督脉也。此即两侧窍。由大眼角之内眦。而至会厌。以合咽喉。下接肺管也。此医学家之谓鼻为肺金。若云。侧窍通肺则可。若云。完全属肺则不可。其地有青滑浮腻之气。则为伤阴之病。而有夜不安眠。神不守宅。多梦游而有惊悸不安之象。失其常度也。如有红绛浮光。则有哭泣人丁。于血统之瓜葛亲戚。有损伤人口也。如有黑黯赤滞之气。则有忧思郁结。夙怨之顾忌。嫌疑之是非。以及作事多挫折反复。条约不生效。而失信守。遗累既多。牵制尤大。故动忧愁思虑。而不决断。亦有颠倒错误。而至危害。如有黄明紫润之气。则主人口平安。事实顺遂。又无疾厄之纠缠。又无是非之障碍。原名中勾陈。今亦从旧也。

  十三.小眼角即鱼尾奸门之部位。因目尾之交。而似鱼尾以名也。内属两胁之连带系。按目之尾为鱼尾。即象形取义而名之。眼眶骨之处为奸门。即因妻妾而名之。然皆属妻妾宫之专部也。亦得肝脏之木气。肺脏之金气。长男少女而相化也。故丹经有云。金公木母。两相配合。以成其乾坤之道。又云东家之女。西家之郎。两相交姤。以成其阴阳之偶。肺为金脏。肝为木脏。此为肺肝合作之余气。此属两胁之正气也。某地以丰满无痕纹为吉。而得妻妾贤淑。遵守妇道。及有操作之可能。其地破痕。或纹。皆主刑克妻妾。至于刑妻妾之多寡。则以破痕之浅深。破纹之长短。为定论也。然其纹上仰者。妻宫偕老而强淑。又无刑克也。其纹平冲者。主刑命妻而续弦。其纹下反者。主刑三妻而四配。如有十字纹。主生离而再配。或刑末婚之妻。可见其为妻妾之专部也。其地有青浮滑腻之色。主妻妾忧愁。性情窄狭。而有疾病。如有枯惨绛之色。主妻族之哭泣。如有红赤躁之色。主妻宫有官讼遗累。及性情偏僻刚躁而急。以及妯娌不睦而争端。如有黑黯色。主妻宫死厄。次亦妻妾大病也。其色黄明。主妻妾平安。和睦守礼。而有大喜庆。必为子星。其色紫润。主妻妾亨吉。贤淑持义。而有小喜庆。必为女星。如其有青有黄。则有喜庆疾厄夹杂。或因疾病而化为喜庆也。如有紫躁红赤枯惨各色。相聚成斑点。此为杂花。则主妻妾邪行淫荡。丧品私逃之例。原名鱼尾。今更名曰元后。即后妃之义而名之也。

  十四.鼻梁之中段原名年寿宫。又名疾厄宫。内属胆腑之应证系。亦为胆腑之相通系。而医学谓之属肝络。按肝络属木。鼻部属土。本位相差太远。余考铜人图。详载于针炙大成中。谓人身之脏腑。肝气由左而升。肺气由右而降。中医各书皆称左肝右肺也。又考西医之解剖经络图。则称肺居于人之左半部。肝居于人之右半部。是为左肺右肝也。余考两说。皆有至理。在气化与定位之两点耳。凡属活人有生气。则有气轮常环转。而冲动血轮。以运用全身也。其肝之本位虽在右。而气从左升。肺之本位虽在左。而气从右降。如钟表之针。其机轮动。则可左可右也。凡属人死无生气。则气轮不环转而停滞。血轮不运输。其肝则定位于右。其肺则定位于左。不升不降。如钟表之针。其机停则不能左右也。余考黄帝内经。王叔和难经。针炙大成。以及医学各书。皆言是左肝右肺。而解剖之地位。又为左肺右肝。余思前人立法。决不至错误而相反至此。想系气化动机之关系。此中医之胜过西医处也。姑无论在左在右。皆在两侧之傍部。又何得在鼻梁之中段耶。余考人之消化饮食。完全在胆腑之力。因胆络有水有火故也。古人认为脾胃消化饮食。则非事实。不过为一理想耳。按脾为分清别浊之煽动机。而胃为仓癝停聚之过地道。皆非消化之部。必藉胆腑之水火力。方能消化也。余考已死之人。其胆汗尚能化五金。而重量以三钱为标准。再重则化不完矣。据此铁证。则知胆汁之力颇大。凡人之康强衰弱。以饮食为定论。故名疾厄宫也。其地以匀厚有梁为吉。平生无病苦。亦旺人丁之子女也。如露节。或直有三曲。主刑子女。及挫折失败也。如露节左右三曲。主刑子女。及恶病不寿也。如年寿有黄紫之气。则平安而无病苦。亦主家庭顺遂。如有青滑黯滞之色。则主饮食不健。而有胀瞒痞塞之疾。如有青腻浮枯之色。则有水湿上泛。而现痰饮咳哮之疾。如有红赤之气一点。或一缕。皆主火灾回禄之厄。如有黑惨之气。主刑叔伯之冷退。本身亦主病疾宿病。如有躁绛之光。则主温疟瘟疫之湿热症。医家见年寿发现各色。有病则指为胃病。其实即胆病也。原名年寿及疾厄宫。今更名曰命关。即性命关头之义而名之也。

  十五.准头原名中岳。居五岳之中而得名也。内属脾脏之正系。五行属土。而为金气之通过系。即肺管之出口。金为土之子。而相生相依故也。又为肾水之应证系。由百会入脑海。下督脉又因金而生水也。其地位则完全属土。故号土星。土生万物。是为财源。此为财星之专部也。其部位以丰隆圆厚。耸干匀齐为大富特富。而连带于贵名也。其地尖薄陷削。则财星不足而有挫折失败。以至困穷也。故相学以土星为坐守之财库。土主厚而藏聚也。盖喜滋润而恶枯燥。余每见有红赤躁绛。主破败失业。及损权利。而刑人丁之类。其最轻者。主痣漏酒病。及湿气筋骨疼痛。手足拘擘也。如有青浮滑腻。主冷退失财。忧愁不遂。如有黑枯黯惨之色。均为大失败。如有黄明紫润之气。主进财进禄。及有喜庆之事实也。如有红赤气色发现。反进财源而大发达。其人必死。盖俗谓为棺财运是也。故俗云火烧中堂。家破人亡。其义者何。按脾为阳土。以黄明为本位之正色。赤者火也。火为土之母。余考数学。皆以生我者死为定法。故土位现红赤色。为不祥之气色也。今更名曰宝阙。因财库之义而名之也。

  十六.两鼻孔原名兰台廷尉。又名井灶。内属膈膜之连带系。亦为膈膜之相通系。膈膜者。障蔽邪秽之浊气。保辅其通上利下之部位。医学配之为胃腑。似为不宜。余考医学有云。凡人之气息。先天资生于肾。而始于水也。后天资生于胃。而始于士也。乃重要部位。何得在两侧之不关紧要之部耶。按相法以兰台为偏浮财。游戏财之例。以廷尉为交际财。潜伏财之例。虽属财库。尚非正当范围也。故人有不正之思想行为。不良之饮食异味。则兰台廷尉。有黑尘细点凝滞也。其地以丰厚匀收为吉。而财星入库。可守而享受也。如薄削泄露。则财星虚浮。不可守而落空也。如有纹直破出准头。主挫折失败。而有危险之厄。如左纹破而右不破。主惊险损失。而不至己身。其重者。不过受伤有残痕耳。如右纹破而左不破。主惊恐。而有小损失。则更轻一层而应之。其重者。不过内无辅助。外有遗患耳。此地有黄明紫润之色。主进偏浮财。交际财。以及合谋而有利益。如有青浮腻滑。主遗累损失。牵制无功。谋略无效。如有红黑赤黯之色。皆主损失。及义不容辞六亲之患。原名兰台廷尉。今更名曰宝屏。一为仓库之意。一为保障之义而名之也。

  十七.两颧骨原名国印。又名东西岳。内属三焦之连带系。古人则谓三焦有名无质。不过分上中下之义耳。果如此说。何不谓上段中段下段。又何得以三焦。名之耶。余考新法。及解剖学。谓脏腑中有连网油一物。上补正气之不足。下逐浊秽之有余。其关系之重要。与古人之论三焦相等。大体三焦。即连网油之别名。唐宗海证实为三焦也。而在大小肠之上。曲折以掩护各脏也。其地位以高耸上插为权重。而贵名之事业非常。即国家之屏藩也。以抵小陷弱。主平常而不贵。其才智能为皆不足也。如隆大而地位不近目尾。此为假权。多应优伶界中人也。如泪堂下插而破颧骨主患神经病而减智识。此地如有黄紫明润之气色。主进权禄而升迁。获功进职也。如有青浮滑腻之气色。主謪贬去权。忧愁惊恐。常人亦主障碍损失。冷退破财。如有黑赤红滞之气色。主危险死亡。牢狱枷锁。轻亦主孝服刑伤。大破败之惊恐也。如红绛浮光。则为酒湿痣漏之病。如红艳浮光。则为情欲劳伤之疾。原名国印。今更名曰屏藩。即为国家屏藩重镇而名之也。

  十八.听宫之后有突肉高起。是为命门。内属大肾之正系。医家则为颊车穴。又为听宫穴。余考此部。为先天之正脉。即人之气息脉络。资生于肾也。故数学起推以坎卦。天一生水故也。余考命门不起者。必死于十二岁以前。万无能过童年而成立。古人谓三十而立。如命门稍起者。必死于三十六岁以前。万无能过眼运。凡享寿能至六十以上。或享大寿。其命门必高起长突。高过耳栏也。余屡试之皆不妄。故命门现黑滞如湿地之灰者。虽不病之人。亦主暴病而死。久病者。则为死期至。盖肾气已绝故也。此地有动脉可诊。其脉停而不动。其人不死。盖肾脉已尽故也。其内下陷者不死。盖肾窍闭塞。肾络脱绝故也。如有红赤滑腻各色。则为流连之病厄。关于肾火上浮。肾水上泛。肾脉亏损。肾络凝滞之等类。如有青而浮光。主有忧愁不遂。情欲相思之疾厄。如有黄紫明润之气色。则身体强健。精神充足。而无病苦也。今依原名命门。即性命关键之义也。

  十九.耳珠原名耳轮。又号智珠。内属肾络连脊之连带系。即医书之由大椎而下。为第十四节背脊之阳关穴。君相二火之出脉是也。其地以大而圆厚如珠者为佳。主聪明而智慧。慈良而厚禄。以圆珠者为贵。以贴肉者为富。其地如短促薄小。皆为初年不吉。愚拙而少禄也。此地如有纹冲破。主刑弟兄姊妹于十四岁以前。如有黑病。主聪明异常。但多水惊之灾。耳珠朝口者主贵。而享百世之盛名。甘罗与太公。均有此格也。其发达之早迟。则又以各部参考为定论。故麻衣有明珠朝海。食禄万锺之句也。故厚圆如珠者。主多才善辩。天姿英敏。而有慧根。衣禄丰足。而为贵裔。圆坠而直下者。主明敏而偏傲。任性恃才。薄削者。愚而无记忆力。方轮者。诚厚而无机心。如有赤黑惨黯之色。均主沉疴宿疾。如耳轮干枯者。其人将死。肾系不通也。其地以黄明红活之色。为正气之强健也。原名耳轮。今更名曰明珠。即肾系之灵根关系。而尊贵以名之也。

  二十.人中原名沟洫之地。通达四渎之区。是为交通之官。内属胃腑之正系。故医学云。胃为仓廪之官。停聚之所。承上通下之部位。非人中别无重要部位相合。余考医学。有以兰台廷尉。而属胃络。又有以法令而属胃络。此二者均不合法。亦不合理。按人之后天形质。资生于胃土。其脉络亦发于胃腑也。故人之将死。其人中必缩短。或青黑黯滞之气色也。盖后天胃土之脉气已脱绝。其人无救。是为铁证也。故其部位关系子女。又关系寿数。如其地深洫而长。主多子女。而有寿征也。如上窄下宽者。先得女星成立。而后得子星也。如下窄上宽者。主先得子星成立。而后得女星也。如有直纹主刑子。如有横纹主克女。如有十字纹主刑克子女。而孤绝也。如人中平满。沟洫不通。主刑子女。如人中短促上掀。主不寿而多是非。其地以黄明紫润。为胃气强健而无病苦。如有青浮滑腻之气色。主气痛病。以及土不制水。而上泛为痰饮也。女子则为月经之痛疾。崩带之症瑕也。如有赤红之气色。主瘟热之病。如有黯暗枯惨之气色。主死亡之病。胃气绝脱。而谷气已尽也。原名人中。今更名曰宝仓。即宝贵之仓廪而名之也。

  廿一.口为水星。而有上下唇之别。内属丹田之正系。亦属丹田之连带系。而属脐口之通过系也。上唇则为气海之外表。下

展开全文
相关推荐
更多精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