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周公解梦 > 宗教 > 寺庙建筑

寺庙建筑

时间:2019-01-03 08:57:30   来源:周公解梦

  寺庙建筑是佛教建筑的一种重要形式,记载着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宗教的兴衰。寺庙建筑的布局从汉、唐以塔为中心的初期布局过渡到明清时期的我们大家常见的布局,也是随着佛教的汉化而逐渐改变成中国建筑形式的。另外,中国古人在建筑上有着很深的阴阳宇宙观和崇尚对称、稳固的审美心理,因此中国寺庙建筑融合了我国特有的祭祀祖宗、天地的功能,不过仍然是平面方形、南北中轴线布局、对称完整且整饬严谨的建筑群体。

  一般寺庙建筑的顺序是:山门殿、天王殿、大雄宝殿、本寺主供菩萨殿、法堂、藏经楼。

  山门殿即寺庙大门,一般称为“三门”,通常是一座带有三个洞口的牌楼式建筑,中间为正门,左、右各为一个稍小的洞口。这三门象征佛教的“三解脱门”,即空门、无相门、无作门。人们常说“身入空门”,是指进入寺院大门,开始过清静的寺院生活。

  天王殿又称弥勒殿,位于山门之后,殿中间供奉弥勒佛,东、西两侧分列四大天王,背面是一位保护佛法的韦驮塑像。

  大雄宝殿通常是寺院中最高大雄伟的建筑,寺庙中主要的佛事活动一般在这里进行。大雄宝殿的得名是因为此殿中供奉的是佛祖释迦牟尼。在古印度,佛教信徒尊称释迦牟尼为大雄,意为英勇无比、法力无边。

  法堂或称讲堂,是高僧们讲法的地方,是举行重大佛事活动的场所。法堂中央设一座台,安放案桌和法座,法座背后有大的木板屏,常绘有狮子吼图,因为佛教中常把佛说法喻为狮子吼,台下设香案,两侧是听法座。

  藏经楼经书是寺庙重要的组成部分,多在稍微偏点的位置,处于幽静之中。方丈室也在这样的位置,便于会客说法。

  寺庙大都背山,山中树塔。早期的塔都在地宫中藏有佛骨舍利或其它镇寺之宝。后来塔的形式保留下来,但是位置放在了寺后,即可用做纪念高僧的建筑又起到了整体错落有致美观的效果。

你可能感兴趣的:

  • 基督教圣诞节开幕词
  • 《老子想尔注》与五斗米道
  • 了凡四训白话文:第四篇 谦德之效
  • 耶和华见证人
  • 《摩诃婆罗多》——古代印度的“百科全书”
  • 印度教的基本教义是什么?
  • 道教:三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