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周公解梦 > 宗教 > 主耶稣是如何传福音的

主耶稣是如何传福音的

时间:2019-01-03 08:57:30   来源:周公解梦

  在生活中,当一位长者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,或是父母要离家远游的时候,临行前对孩子们所交待的事,一定是在他们心里最重要、最放不下的事情。

  同样的,当大约2000年前主耶稣升天、暂时离开这个世界一段时间的时候,主所留下的话、交待的事情,如果不是最重要的,一定也是最重要的之一了。

  如果我们每一次都认真的看四福音书的结尾,我们都会知道,传福音是怎样重要的事情,是一件怎样使主耶稣牵挂的事情。

  看马太福音的最后一章,“所以,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,奉父、子、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。”(马太28:19)

  看马可福音的最后一章,“你们往普天下去,传福音给万民听。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,不信的必被定罪。”(马可16:15)

  看路加福音的最后一章,“照经上所写的,基督必受害,第三日从死里复活,并且人要奉他的名传悔改、赦罪的道,从耶路撒冷起直传到万邦。你们就是这些事的见证。”(路加24:46)

  看约翰福音的倒数第二章,“父怎样差遣了我,我也照样差遣你们。”(约翰20:21)

  所以,我们要传福音。不仅因为这是主耶稣的命令,我们作为他的门徒,要遵行;也是因为这是主最牵挂的事情,我们作孩子的,无论如何要体贴父的意思。所以,我们要传福音,没有借口不传,没有理由不传,没有余地不传。于情、于理,我们都要传!

  那么,我们传福音,最好的榜样是谁呢?当然是主耶稣自己。在日常生活里,我们常常知道要以主为榜样,凡事上学习主的柔和、谦卑和爱心等等。其实在传福音上,主耶稣也作了我们最好、最完美的榜样。从四福音书里我们知道,在地上传道的三年时光中,主耶稣身体力行地告诉了我们,应当如何传讲天国的福音。

  “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,充充满满的有恩典有真理。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,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。”(约翰1:14)

  一、主耶稣传福音的对像是非常多元化的,是没有“歧视”的

  从种族的角度看,主耶稣传道的对象不仅有本族的犹太人,更有外邦人。犹太人中,包括法利赛人(尼哥底母)、撒都该人(询问复活之事)等不同的阶层和党派。而外邦人,包括撒玛利亚人(井边打水的妇人)、希腊人(女儿被鬼附的女人)等。

  从社会身份看,主耶稣传福音的对象可以说是三教九流、无所不包,有税吏(撒该),平民(血漏妇人),知识分子(请客的法利赛人西门),富人(少年财主),穷人(捐小钱的寡妇),娼妓(被抓的行淫妇女),渔夫(主要门徒),官员(百夫长),强盗(十字架上的强盗),和无数的病人等等。

  既然主耶稣传福音是不分身份、地位、职业、贫富、男女、老幼的,是有教无类,无论远近、亲疏的,那么我们也应当这样行,对吗?可是,我们是不是还有特别不愿意传讲福音的对象呢?好像每一个弟兄姊妹都有的。我不愿意传福音的对象,往往是在社会上比我成功的人,是很骄傲的人,或是其他我“看不顺眼”的人--主耶稣有没有这样做、这样“歧视”呢?没有!若我们愿作主的门徒,体贴他的意思,我们也当这样的行!

  二、主耶稣传福音是随时随地、无论得时不得时

  对于主耶稣而言,行路也好,坐下也好,渡船也好,就餐也好,休息也好,处处都是传福音的机会。主耶稣把每一个场合都变为福音的讲台,在每一个地方都看到需要拯救的灵魂。

  在河边,彼得听到了主耶稣的讲道,并且顺从地撒网,从而认识、跟随了主耶稣--“就俯伏在耶稣膝前,说,主啊,离开我,我是一个罪人!”(马太5:8)

  在井边,前来打水的撒玛利亚妇人听到了主耶稣的话语,知道了什么是生命的活水,什么是真正的敬拜,也认出了主耶稣就是那一位弥赛亚。--撒玛利亚人“因耶稣的话,信的人就更多了。便对妇人说,现在我们信,不是因为你的话,是我们亲自听见了,知道这真是救世主。”(约翰福音4:41)

  在宴席上,主耶稣和罪人们坐在一起,身边是蒙呼召的利未和许多的税吏,在这里,主耶稣向世人说出他为何要来到世上--“无病的人用不着医生,有病的人才用得着。我来本不是招义人悔改,乃是召罪人悔改。”(路加5:31-32)

  在大街上,主耶稣治好了血漏的妇人,使瞎子重获光明,洁净了麻风病人,也抬头看到了桑树上的罪人撒该,把他呼唤到自己的身边,还将福音带给撒该的全家--“今天救恩到了这家,因为他也是亚伯拉罕的子孙。人子来,为要寻找、拯救失丧的人。”(路加19:9)

  甚至在十字架上,主耶稣也没有忘记拯救灵魂的需要--主对一旁被钉的犯人说,“我实在告诉你,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。”(路加23:43)

  ……

  主耶稣这样随时随地传福音的例子数不胜数。那么我们呢?有的时候,我们愿意在教会的慕道班上传,却不愿意在工作单位里传;我们愿意给同学朋友们传,却不愿意给家里人传--我自己就是这样,不少的时候,传福音挑场合、挑时间;但主耶稣的榜样清楚地告诉我们:传福音,应当是随时随地的。“务要传道。无论得时不得时,总要专心,并用百般的忍耐,各样的教训,责备人,警戒人,劝勉人。”(提后4:2)

  三、主耶稣传福音是直指人心的,直截了当地挑战对方面对真实的自己

  我们传福音的时候,常常喜欢兜圈子,拐弯、抹角,扯了半天,还没有讲到人的罪性上面,还没有给对方一个机会去思考他们自己的生命,更没有挑战他们去面对真正的自己。

  而慕道朋友们呢,本能的倾向也是不愿意将信仰联系到他们具体的生命中,而是提出一些“自身以外”的问题,比如:问“信耶稣能带给我什么好处吗?”(功利的倾向);或者举出很多的例子说明基督教会在历史上、或是一些有名的基督徒在今天,所犯的大错(慕道朋友这样有时是为了显示自己的知识渊博);或者只是从文明和文化的角度来谈信仰,仅仅把信仰当作人类进步的手段和工具(我信主前就是这样,其实是何等的骄傲啊!)--这就是很多现代人的特征:他们宁愿旁征博引、指点江山,也不愿意思考自己的本分,思考自己本身,而只是关心一件事能给自己带来什么,自己能得到什么,自己能做什么,自己知道什么,自己有什么--不认识神的人可以谈任何的话题,却总是在回避自己是谁的问题。而当主耶稣传福音的时候,我们看到,主耶稣总是直指人心、非常直截了当的挑战对方去面对真实的自己,绝不回避矛盾,更不含糊其辞。在这里举几个例子:

  约翰福音四章里面,当主耶稣在井边和撒玛利亚妇人讲道的时候,妇人不明白“活水”的意思,问,“我们喝的是祖宗雅各留下的井,难道你比他还大吗?”又说,“先生,把这水赐给我吧,叫我不用这么远来打水。”--就在这个时候,主耶稣却话锋一转,把话题引到了妇人自己身上:“你去叫你丈夫也到这里来。”--因为这位妇人生命中的弱点乃是把婚姻和情欲当作偶像。主耶稣看似突兀的问题,却使得妇人必须直面自己和自己的罪,脱离在传统问题上的纠缠,从而打开属灵眼睛,认主耶稣为基督。

  马可福音十章里,少年财主来拜见主耶稣,希望从主耶稣那里得到一个确认,那就是,靠着守律法可以进入永生。当少年人回答说他从小就遵守了一切律法之后,同样的,就在这个时候,主耶稣话锋一转,说到,“你还缺少一件,去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。”--因为这位少年人心里存留的偶像是钱财。主耶稣看似刁难的问题,却使得少年人不得不面对一件自己根本无法超越的东西,从而打破了他靠行为完美承受永生的幻想。

  类似的,约翰福音三章记载,法利赛人尼哥底母半夜来探访耶稣,因为他相信主耶稣是神派来作师傅的。主耶稣呢,没有和这位上层阶级的官寒暄一番或是泛泛而谈,而是单刀直入地说,“人若不重生,就不能见神的国。”--因为主知道尼哥底母的来意和心底里的问题;“从肉身生的,就是肉身;从灵生的,就是灵。”主这样直接地宣告,使尼哥底母不得不面对他自己真实的光景:不仰望人子的人,是一个从肉身生的、必死的人!

  这也是我们传福音时当有的方式和态度。因为一个灵魂对十字架上耶稣基督救恩的渴望,来自于对自己罪性的清楚认识;一个灵魂对信靠主耶稣的需要,来自于对自己无能的本相的全然承认。我们传福音,就是依靠圣灵,使对方产生这样的渴望,发现这样的需要。

你可能感兴趣的:

  • 蒙古族喇嘛教
  • 《印度智慧书》关于人生真理的问答
  • 佛家十大经典禅语
  • 薄伽梵歌 7-9章节
  • 印度教的救世真经:《博伽梵歌》
  • 道教:电母
  • 喇嘛可以结婚吗